“波形收集够了!”老周突然欢呼,全息屏上,无数条彩色的波形线从全球汇聚到杭州,像无数条溪流汇入大海,“但需要有人带头同步——得用2024年第一个成功的波形当‘主钥匙’!”

        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小宇身上——他是2024年第一个用“小脑环”控制玩具车的患者,他的波形是所有初心的起点。小宇深吸一口气,戴上旧设备,闭上眼睛:“我想2024年那个雪天,玩具车沿着红线走了一米,林叔叔说‘小宇,你摸到星星了’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的波形在屏幕上亮起耀眼的金色,像颗太阳。周奶奶带头念起口诀:“初心为钥,波形为桥!”全球的患者跟着念,无数条波形线跟着金色主波同步跳动——柏林的机械臂稳稳端起水杯,非洲的阿米娜画出完整的星星,东京的樱花在虚拟屏上绽放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干扰信号消失了!”老周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全球设备恢复正常!”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,陈默的视频里传来警笛声——他在柏林的废弃工厂里,抓住了“新脑科”的技术总监,那人手里还攥着2035年的同步协议:“你们赢了……但我没想到,患者的记忆,比代码还厉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杭州的夜色里,纪念馆的灯亮得温暖。周奶奶端来刚煮好的粽子,分给围过来的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。小宇用旧“星桥”控制机械臂,在全息屏上画了幅“全球星星图”——每个地区的星星都用对应的波形颜色,中间用金色的线连在一起,像个温暖的拥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欧盟医疗委员会发声明了,”苏晚举着平板笑,“说咱们的‘患者初心同步方案’要作为全球脑机设备的安全标准,美国还邀请咱们去硅谷做技术分享——他们终于承认,最好的技术,是带着人的温度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默从柏林发来直播,他站在康复医院的病房里,老汉斯正用机械臂给老伴剥粽子:“野子,明年初心日,咱们在全球设分会场吧!杭州包粽子,柏林烤面包,非洲煮玉米,让所有患者都能尝到彼此的味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野点点头,走到展柜前,把小宇的金色波形数据芯片放进玻璃柜——旁边是2024年的小脑环、手工频谱仪、周奶奶的铜钥匙。他想起2024年那个雪夜,他们三个在民房里煮泡面,陈默说“咱们的设备要像纽带,把所有人连在一起”,现在,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夜深了,纪念馆的银杏叶在月光下泛着光。林野、苏晚、小宇、周奶奶坐在院子里,手里捧着热粽子,看着全息屏上全球患者的笑脸——阿米娜在非洲跳当地的舞,老汉斯在柏林弹手风琴,东京的孩子举着画的樱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以后不管遇到什么,”林野看着手里的旧临床日志,苏晚画的星星还在纸页上闪着,“只要咱们记得这些初心,记得患者的笑脸,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奶奶笑着点头,把一个粽子递给林野:“明年的粽子,咱们要包得更大,让全球的患者都能尝到杭州的味道,尝到初心的味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月光洒在他们身上,像一层温暖的纱。展柜里的旧物静静躺着,见证着从2024年民房到2050年全球的路——这条路,用初心铺就,用波形连接,用无数个患者的记忆,织成了一片跨越山海的星光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;http://www.quzhuan9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