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‘万界回廊’网络的最初蓝图,源于一个早已湮没在时间起点之前的、我们称之为‘先驱者’的文明。”“守夜人”伸出手,并非实体接触,而是虚悬在星璇仪的上方,他的指尖流淌出细微的、与星璇仪同源的能量丝线,与光团连接在一起。顿时,光团中浮现出更加清晰、更加宏大的景象——无数星系如同尘埃般生灭,文明的火花在其中闪烁、蔓延,又最终熄灭,构成一幅浩瀚无比的宇宙生命画卷。
“他们的初衷,是记录、研究、理解生命在宇宙中展现出的无限可能性。他们相信,生命的多样性本身,其不断突破自身极限、适应甚至改变环境的创造力,便是对抗宇宙终极寂静与熵增的最有力武器。回廊网络,便是这一信念的物质化身。它不干预,不引导,只观察,只铭记。”
他的“声音”在叶舟和奥拉夫的脑海中回荡,描绘着一个超越人类想象的宏伟愿景。奥拉夫紧握武器的手不知不觉放松了些,尽管他无法完全理解这些概念,但那种跨越星海的胸怀,依然让他感到震撼。
“但是,”守夜人的意识流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折,带着沉重的叹息,“并非所有参与者都认同这一理念。在漫长的维护岁月中,一部分同胞——也就是后来的‘背叛者’——在亲身接触、或通过回廊记录见证了太多文明的‘自我毁灭’(其中部分确实源于‘虚空阴影’的侵蚀导致的理性崩坏和形态畸变)后,逐渐陷入了偏执和绝望。”
星璇仪中的景象随之变化,展示出一些文明在辉煌顶峰时,因为内战、资源枯竭、科技失控或某种外部影响(一些画面中出现了类似粘稠黑暗的物质蔓延)而迅速崩溃的场景。那些景象残酷而真实,充满了毁灭的美感。
“他们认为,‘先驱者’的理念过于理想化,生命的‘自由意志’往往导向混乱与自我毁灭。他们认为,唯有施加外部的‘引导’和‘修剪’,建立一个绝对的、不容置疑的秩序框架,才能确保生命火种的‘纯净’与‘延续’,避免最终堕入‘虚空’或被其同化。他们坚信,这是另一种形式的‘保护’。”
“于是,他们分裂了出去。利用自身作为维护文明所掌握的、部分回廊网络的底层权限和架构知识,他们窃取、改造并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子系统。这个系统摒弃了观察与记录的核心,转而执行筛选与清洗。他们将其命名为……‘过滤器’,并制定了确保其绝对执行的‘归零协议’。”守夜人的“声音”冷了下来,带着一种清晰的鄙夷,“一个基于不完全数据和悲观推演建立的……逻辑闭环,一个恐惧不确定性的自闭系统。”
第84章:中央枢纽
“所以,‘过滤器’并非宇宙天灾,它只是一个……走了极端弯路的文明造物?”奥拉夫忍不住插言,他的声音因为震惊而有些干涩。这个真相,比他面对任何强大的敌人都要来得冲击世界观。
“可以如此理解。”“守夜人”将那双数据眼眸转向奥拉夫,光点平静地流转,“一个因为目睹了太多悲剧而心生恐惧,最终选择用枷锁来代替信任的……病人。它恐惧超越其预设模型的进化,恐惧无法预测的变量,因此它试图将一切生命形态,都禁锢在一个它认为‘安全’、‘可控’的狭窄框架内。它……病了,并且试图将这种病态的‘安全’,强加给整个宇宙。”
病了。这个词用来形容一个能够审判星辰、清洗文明的超级存在,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荒谬感,却又精准得如同***术刀,剖开了“过滤器”看似无敌表象下的脆弱本质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