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子驶离市区,很快进入一片丘陵地带。与城内随处可见的现代陶瓷产业痕迹不同,这里更多是原生态的田园风光,只是偶尔能看到一些被保护起来的古代窑址标志。

        到达湖田窑遗址保护区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、被精心规划过的考古现场。巨大的保护棚下,是层层叠叠、揭露出来的古代窑炉、作坊、淘洗池遗迹,如同翻开了一部沉睡在地下的陶瓷史诗。空气中弥漫着历史的尘埃气息,远比渣饼山和那处观光龙窑更为厚重、纯粹。

        董研究员带着他们沿着规划好的参观路线行走,详细介绍着各处遗迹的功能和价值。陈墨白和林清瑶表面上认真听讲,目光却不时扫视着整个区域,心中默念着“丙字七号秘窖”这个目标。然而,面对这规模宏大的遗址群,“丙字七号”如同大海捞针,仅凭肉眼根本无法定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董老师,”林清瑶适时开口,展现出学者的求知欲,“我们看到的多是生产区域的遗迹,像窑炉、作坊。不知道当时工匠们的生活区,或者一些用于储存、管理的辅助性建筑遗迹,有没有发现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董研究员推了推眼镜,答道:“有的,生活区和仓储遗迹在那边区域有部分发掘。”他指向保护棚边缘一处用警戒线围着、看起来更杂乱一些的探方,“不过那边目前不是重点展示区,发掘工作也时断时续,主要是做一些清理和记录工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墨白和林清瑶顺着方向看去,只见那片区域有几个深浅不一的探方,里面散落着一些破碎的砖石和陶片,旁边还搭着临时工棚,堆放着小铲、刷子、筛子等考古工具。一两个穿着工装、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正在里面忙碌着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那里!仓储或管理区域的遗迹,正是隐藏“秘窖”最可能的地方!

        两人不动声色,跟着董研究员继续参观。待到讲解告一段落,自由活动时间,陈墨白给林清瑶使了个眼色,便捂着肚子,面露难色地对董研究员说:“董老师,不好意思,早上可能吃得不舒服,得去趟洗手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第96章影青之谜

        董研究员不疑有他,指了指远处的公共卫生间方向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