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野看着视频,眼眶突然有点热。他想起2024年那个没房租的夜晚,他们三个在民房里煮泡面,陈默说“以后咱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,中国也能做脑机”,现在他们做到了,哪怕走了很多弯路。
苏晚走过来,手里拿着份新的文件,嘴角带着笑:“工信部刚发的通知,针对美国的新制裁,他们协调了中芯国际和华为,成立‘脑机供应链保障机制’,传感器的供应没问题了。”她顿了顿,往林野口袋里塞了颗糖,“是你喜欢的橘子味,2026年咱们拿补贴那天,你吃的就是这个。”
林野捏着那颗糖,糖纸的纹路在指尖很清晰。他抬头看向台下,全息屏上正循环播放着2024年到2049年的画面:小宇第一次控制玩具车、周奶奶记起孙女的名字、阿明用意念画画……每一个瞬间,都闪着初心的光。
“各位,”林野重新拿起话筒,全场安静下来,“刚才的小插曲,让我想起2044年的那个雨夜,我们在民房里跟干扰斗了一整夜。那时有人说我们异想天开,但今天,小宇用‘星桥’煮好了咖啡,周奶奶记起了家人,这就是最好的回答。”
他抬手,全息屏上的画面变成2044年民房的照片:“这张照片里的我们,一无所有,却有全世界的勇气。25年后的今天,我们有了技术,有了团队,更有了这么多人的支持——所以不管遇到什么,我们都不会忘记,做脑机的初心,是让科技温暖每一个需要的人。”
体验会结束时,夕阳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,落在林野和苏晚身上。小宇被记者围在中间,兴奋地讲着“星桥”怎么改变了他的生活,老周跑过来说“欧洲的医院发来了合作意向,想引进20台‘星桥’”。
林野看着眼前的一切,摸了摸口袋里的旧照片——2024年的民房里,三个年轻人笑得亮。他知道,美国的制裁还在,滨江创投的余党还没清干净,但他不再怕了。因为他身边有苏晚,有陈默,有小宇,有所有相信“星桥”的人,还有那颗永远滚烫的初心。
“接下来去哪?”苏晚问,眼里映着夕阳的光。
“去杭州,”林野笑着说,“陈默要回来煮泡面,小宇想去看看那间民房,咱们也该回去看看了。”
苏晚点点头,挽住他的胳膊。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25年的路,也像未来更长的路。远处的空中,印着“星桥”logo的悬浮车正往社区康复中心飞去,淡蓝色的光在暮色里,像颗不会灭的星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;http://www.quzhuan9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