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双线危局里的隐秘符号

        2049年10月1日凌晨三点,中芯国际北京晶圆厂的无尘车间里,淡蓝色的激光束正沿着3nm晶圆表面游走,在硅片上刻出细密的神经传感器电路。林野站在观察窗前,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口袋里半块泛黄的芯片——那是2028年美敦力诉讼案时,他们用的第一块国产替代芯片,边缘还留着当年焊锡的焦痕。屏幕上“良率82%”的绿色数字旁,红色的“低温信号波动”预警像根刺,扎得他眼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林总,昨晚存储区的光刻胶全废了。”老秦的声音透过无尘服通讯器传来,带着点颤。他手里的镊子夹着片失效的光刻胶,透明薄膜上布满细密的裂纹,“温控系统的参数被人改了,零下40℃的存储环境变成零上5℃——安保查了监控,是个穿‘设备检修’制服的人干的,工牌编号是伪造的,但袖口露出半截滨江创投的黑色领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野的目光猛地扫向存储区方向,透过观察窗,能看到几个工程师正围着失控的存储柜忙碌,红色故障灯在惨白的灯光下闪得急促,像在倒计时。他突然想起昨天陈默发来的短信——“杭州老地方见”,“老地方”是2024年的民房,可陈默没说见了要做什么。现在想来,那或许不是邀约,是预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国内的供应商那边怎么说?”林野的声音比车间的制冷系统还冷,指尖捏着那半块旧芯片,边缘硌得掌心发疼,“2026年帮咱们供过应急胶的浙江那家民营厂,还能调货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刚联系过,他们说‘突然接到军工订单’,要等一周才能匀出产能。”老秦调出供应链系统,屏幕上“光刻胶”节点旁的红色警告又多了两个,“我查了下,这家厂去年被滨江创投注资了15%——他们是故意卡咱们的脖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野的心脏沉了沉。一周时间,足够让“星桥”的媒体体验会泡汤,而社区康复中心的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底,那些等着用设备的患者——比如每天都在问“什么时候能记住孙女名字”的周奶奶,怕是又要失望。他刚要让采购部再找其他渠道,私人终端突然震动,是苏晚发来的加密消息,附了张模糊的照片:

        “纪委查我2047年数据操作记录,张董说我‘泄露公职信息’。照片里是他办公室的文件,注意右下角的海外账户——黑岩生物的logo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照片的像素很低,但右下角那行模糊的英文“BckRockBio”还是能看清,账户尾号是“8819”——林野猛地想起,2035年滨江创投提议引入外资时,张董提交的合作方案里,就有个尾号相同的海外账户。他攥着终端的手紧了紧,指节泛白:苏晚这是在冒险传证据,可纪委已经盯上她,再这么下去,她的公职怕是保不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周那边破解陈默的后门有进展吗?”林野快步往车间外走,无尘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工具盒,发出轻微的碰撞声,“硅谷脑科的股权结构查到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刚传过来初步结果!”老秦的声音突然拔高,带着点兴奋又紧张的颤,“滨江创投通过三家海外空壳公司,持有硅谷脑科18%的股份,其中一家的监事是张董的秘书!还有个加密文件夹,解密后是‘星桥军用改造计划’,里面提到要把神经控制模块改造成‘意识干预设备’——但关键页被删了,只剩个密码提示:‘2024年第一次临床的颜色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