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五中文 > 历史小说 > 永恒之钥 >
        “轨迹一:技术奇点失控,引发链式反应,文明自我毁灭。概率:41.3%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场景瞬间重置,地球恢复原状,文明网络再次从零开始构建、膨胀。这一次,网络的发展似乎更加“顺利”,光芒更加纯粹,代表着科技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,甚至开始尝试触及星球之外的领域。然而,就在网络膨胀到几乎要覆盖小半个近地轨道时,它似乎触碰到了某种无形的、存在于物理规则之外的“边界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虚空中,仿佛突然睁开了一只巨大的、完全由冷漠几何符号构成的“眼睛”,它没有任何情感,只是纯粹地“凝视”着地球和它的文明网络。紧接着,一种无法理解、无法描述、无法抗拒的力量凭空降临,那力量并非爆炸,并非冲击,而更像是一种……“规则层面的否定”。它如同最高权限的橡皮擦,轻轻划过,将整个辉煌的文明网络从星球表面干干净净地、彻底地……抹除了。没有强光,没有声响,只有绝对的、令人窒息的虚无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轨迹二:触及‘大过滤器’临界值,被宇宙机制强制重置。概率:57.1%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条又一条的文明发展轨迹在他们眼前飞速演示,每一种都通往最终的毁灭,只是在方式和直接原因上有所不同。全球热核战争的火海将大地化为玻璃;基因工程失控释放出的瘟疫使星球死寂;环境崩溃导致的气候灾难引发物种大灭绝;甚至还有极低概率但确实存在的、被标注为“外部观察者干预”的、如同被更高维度存在随手清理掉的场景……成千上万种毁灭的结局,如同冰冷残酷的走马灯,在无尽的虚空中反复上演、破灭。那一个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、冰冷的概率数字,像一把把沉重的铁锤,持续不断地、残忍地敲打着观看者的神经末梢,将名为“希望”的东西一点点碾碎。

        最终,所有的毁灭轨迹如同潮水般退去,虚空中只剩下两条还散发着极其微弱、仿佛随时会熄灭的光芒的路径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一条,显示文明网络在达到某个高度后,并未继续盲目膨胀,而是在一股外部引导力(一股代表“建筑师”和“紧急协议”的金色数据流)的介入下,主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、残酷到极点的“自我修剪”。网络外围的大片区域——代表着庞大的人口、次要的科技分支、非核心的文化——被强行切断、剥离、湮灭。网络的规模急剧收缩,光芒变得极其黯淡、不稳定,如同风中残烛,但核心部分得以勉强维系,如同在废墟中保存下来的微弱火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轨迹A:执行优化版‘紧急协议’,可控收缩,牺牲非核心部分,文明核心火种得以延续。预估存活人口比例:12.7%。文明科技与文化等级退化至前工业时代,需漫长重建。路径稳定性概率:98.7%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另一条,则显示文明网络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,一股与众不同的、代表着叶舟带来的“钥匙”(一段呈现为螺旋状、与地球本身蓝色辉光产生共鸣的声纳频率光带)的能量被注入。这股能量并未直接增强网络,而是似乎引导网络与星球本身的能量场(地球的蓝色辉光)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与耦合。在网络的外围,逐渐生成了一层微弱但确实存在的、如同肥皂泡般的半透明能量薄膜。这层薄膜似乎在某种程度上“屏蔽”或“欺骗”了那个无形“大过滤器”的探测机制,使得文明网络得以在这层脆弱的薄膜保护下,继续有限度地发展、演变,虽然速度缓慢,且薄膜本身极不稳定,但并未立刻引来那毁灭性的抹除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轨迹B:尝试利用‘行星共鸣护盾’原理,实现有限隐藏,延迟或规避‘大过滤器’判定。理论成功率:0.00000034%。失败后果:引发‘过滤器’机制强化反应,导致星球级彻底格式化,无任何文明火种留存,生物圈基础可能受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所有的幻象如同被打碎的镜面般骤然消散,他们重新回到了那个巨大的、充斥着低沉宇宙嗡鸣的机械殿堂之中。安提基特拉机械2.0依旧在身后不知疲倦地运转,上空的信息星海缓缓流淌,仿佛刚才那场关乎数十亿命运的生灭演示,只是它日常运算中微不足道的一瞬。

        寂静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