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次,不再是纸上空论,而是命题实议——《若为太子,当以何策定天下学制》。

        台下坐满了来自国子监、太学、北直隶各州府荐举而来的青年才俊,亦有年过五旬之士混迹其中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眼神明亮,语锋锋利,人人皆欲以言定策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标今日未现身,却暗中屏风后听讲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名身着儒服的少年起身,年不过十七,唇角尚稚气未脱,却一开口,便使满堂寂然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学制者,国之根也。天下人若不知为何而学,何以育才?臣以为,东宫应立‘四经五策’为纲,舍浮词华语,专取实事讲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。”台下不少人轻声赞叹。

        少年复又抬眼,扫视四周,道:“若天下士子皆向东宫讲学,试问齐王所设讲府,又置于何地?”

        此言一出,顿时有讲生拱手接话:“柳礼前日之言,便称‘讲道不分高下’,此言虽善,实则模糊了权柄归属。讲为官用,学为治事,若不归太子统摄,岂非人人可为国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正是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便请太子殿下裁断此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