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弥远一死,郑清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,成为了宋国的首相。此人为人清介,不是贪权的人。
为了安抚史弥远一党,赵昀将史弥远的侄子史嵩之提拔起来,成为了仅次于郑清之的宰相。
但是,史嵩之的威望,怎么能和史弥远比?
别看史嵩之还有“都督两淮四川京西湖北军马”的职司,似乎大宋精兵都握在他的手中。
但是,大宋自有制度在,史嵩之对前线下令,没有郑清之这个枢密使的允准,是调不动一兵一卒的。再说了,史嵩之本人和他的家眷,不是在临安吗?京城的兵马,史嵩之连影响都做不到。
史弥远的党羽梁成大,被赵昀赶去提举千秋鸿禧观了。
再加上赵昀提拔了两个“理学大家”真德秀和魏了翁进宰相班子,他终于掌握了南宋万里江山八千多万子民的大权,国家大事一言而决,小日子别提多滋润了。
不过,随着赵朔的《灭宋令》一发,赵昀的好日子也眼瞅着要到头了。
“陛下勿忧!”
魏了翁虽然年近六十,却声若洪钟,道:“蒙古军虽然势大,但臣认为我大宋有十胜,赵朔有十败。这场战争的胜利者,必定是我大宋!”
赵昀眼前一亮,道:“哦?魏爱卿何出此言?快说说,到底赵朔是哪十败,我大宋又是哪十胜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