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军由经验丰富的部队主官指挥,而“蓝军模拟部队”则由全体学员轮流担任各级指挥员。

        演习场硝烟弥漫,杀声震天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演习结束后的复盘总结会上,李云龙看着沙盘上标注的双方态势和损失比,听着学员们充满激情又条理清晰的总结发言,脸上露出了难得的、开怀的笑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!好小子们!”

        第一期学员的优异表现,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,激起了巨大涟漪。

        全军各大军区、各兵种纷纷要求选派优秀干部参加后续班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中高级指挥员特色培养工程”迅速成为军队人才建设的标杆和品牌,被誉为“李云龙模式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批批既有扎实理论功底、又深谙我军传统、更具实战视野和创新精神的“种子”指挥员,从这里走向全军的重要岗位,如同星星之火,渐成燎原之势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就在学院沉浸在第一期学员成功毕业的喜悦之中,一份来自西南方向的加急电报,如同冰冷的警钟,敲碎了这份祥和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