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千四百五十六章消化战果!原住民NPC势力的蛰伏

        在雨季稍缓,水势渐退之际,大汉帝国所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截流千胡草原的水源。

        因地势的关系,雨季所带来的丰沛雨水,会在千胡草原的低洼处汇集成大大小小的水潭、湖泊,然后随着水位逐渐高涨,水源再顺其地势的缺口处流出,演化成一道道的溪河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汉帝国所做的,就是堵截这些水潭和湖泊的地势缺口,最大限度地截流这些水源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截住水源以后,大汉帝国才开始兴修河渠,梳理水脉,并进一步扩大这些水潭和湖泊的面积,杜绝千胡草原日后再因雨季的关系变成水乡泽国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后,大汉帝国才依序修建县城、郡城和州城。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大汉帝国在鲜卑腹地的边界,也筑起了一道高耸的城墙防线。

        前文曾提过,鲜卑腹地的地底下遍布暗河,这些暗河四通八达,虽不完全相连在一起,但也相差无几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,有的暗河会随着雨季发生变化,在雨季降临期间是暗河,在雨季过后又会快速枯竭,成为天然的地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为防止鲜卑利用这些地下暗河,从地底突穿他们的城墙防线,大汉帝国在修筑这道城墙防线的时候,索性掘断了周围的所有地下暗河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外,因鲜卑疆域的地势由高至低,是由西向东,再由北向南,雨季所带来的丰沛雨水,最终都会汇聚在鲜卑腹地之外,犹如一道辽阔的护城河一般,然后再一路向南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说,大汉帝国若依照既有的地势修筑城墙防线,其东南方位置始终存在一道缺口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